短文网

短文/随笔/诗歌/散文/心情/作文/唐诗/宋词/故事/成语/日记/语录/哲理

历史故事《帝王家的食品安全》

感谢孤月落发布历史故事《帝王家的食品安全》,内容如下:

食品安全问题,并非今日才有,两三千年前便已存在。在古老的《周易》一书中,便提到有毒肉制品,其中第21卦“噬嗑”中63条称,“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意思是吃腊肉中毒,小有不适无大灾。由此可知,因问题食品而造成的食物中毒现象,在周代也不鲜见。

对于食品安全,周代已有一套可行的防“毒”标准,特别是周王室,对“放心肉”最有讲究。为了防止毒食品流到餐桌上,周人从食材源头把关,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控。

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当时对肉类食品便有一套“不可食”标准:夜里爱叫唤的牛,毛稀疏长不好的羊,后腿内侧无毛、跑不稳的狗,羽毛杂色无光、叫声嘶哑的鸟,眼朝上看、睫毛零乱的猪,背上有黑毛、前腿有杂色斑纹的马,这些牲畜屠宰后,肉质不好,会有不同的臭味,是不能吃的。

这些“不可食”畜禽肉都不是“放心肉”,虽然有的说法不科学,但从现代食品安全角度来看,还是颇有道理的,这些畜禽非病即畸,其肉自然不好,不宜食用。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对食品安全又有进一步认识。据《论语·乡党》记载,孔子主张诸多“不食”禁忌,其中有三条涉“毒”,值得注意:一、“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二、“色恶,不食”;三、“臭恶,不食”。

针对“毒食品”,古人想出了不少办法,并进行了相关立法,严惩售卖有毒食物。如在汉代,不及时焚毁有毒肉制品“与盗同法”,这在1983年于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内出土的《二年律令》中有明文记载;在唐宋,如果出售有毒食物,严重者将被处以“绞刑”。

虽然有严厉的法律制裁,平时也有相应的市场管理,但并不能保证所售的东西百分之百是“放心菜”“放心肉”,有的也可能流到餐桌上。

于是,古人在“餐桌防毒”这最后一道关卡上,同样也想出了不少法子,其中,帝王家防范有毒食物的手段最典型。

在古代,对食品安全要求最严的,应该就是帝王家,除了建设特供蔬菜副食品基地、安排专职厨师和后勤服务人员外,在摆上餐桌这最后一道环节上,也有严密的监控——做好的饭菜要检测是否有毒,是否真的安全。

这一环节的通常手段是由厨师或侍仆等专职人员,当着帝王之面品尝,安全无事后才能让帝王食用。这一保证食品安全手段几乎成了皇家“防毒”的一项死制度,以保证皇家所吃绝对是“放心肉”。

《唐律疏议·职制》规定,凡有毒的、不干净的、不宜搭配的食物,禁止出现在餐桌上。

如果犯禁了,情节严重的将被处死,而这还不是故意的,仅是“误犯”。如属故意,那是谋杀行为,要遭满门抄斩和灭族。即便饭菜里出现死苍蝇这样的卫生问题,也是大错,有关人员要被拘禁、强制劳役2年。如果送给皇帝吃之前不亲口品尝的,将被重打100大板。

具体监督与执行皇家餐桌食品安全的,各朝一般都设类似清代“内务府”这样的专门机构,由专人专职负责。

如在唐代,具体负责皇帝膳食和食品安全的“办公室”叫尚食局,编制有12人,其中“尚食”2人,正五品。这些人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凡进食,先尝之”。

随机推荐:
5.4鱼竿 超硬超轻 莫代尔睡衣女夏 31码女童鞋 主持礼服 太极剑 伸缩 搭配套装女夏 广告帽批发 男士腰带 毛呢 外套 耳钉男潮流个性男 hami转vga 减肥茶叶 瘦身 顽固型 大码女装 胖妈妈 皮裙 半身裙 包臀 干湿分离桶 天然文化石 背景墙 电动遥控车可坐 儿童 小黑伞 banana 汪曾祺散文集 擀面棍 更多精选文章>>>

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本站纯公益性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